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图文)
1总则
1.1本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和国家有关法规,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参照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制订的。
1.2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轻水堆型的陆地固定式核电厂(原则上也适用于核热电厂)。
1.3核电厂的厂址选择、设计、建造、运行、退役和扩建、改建或变更运行工况,均必须符合本标准有关章节的要求。
1.4辐射(本标准中系致电离辐射的简称)防护原则
1.4.1核电厂所有导致人员辐射照射的实践活动要有正当的理由,保护公众免受一切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1.4.2辐射防护最优化,即考虑了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之后,使核电厂对公众所造成的辐射照射,应遵循“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
1.4.3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可能受到核电厂辐射照射的公众个人和群体,实行剂量当量限值制度。
1.4.4在应用这些原则时,应考虑现在的实践在末来的岁月里所造成的剂量负担。
1.5核电厂有关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设施,应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采用最优方案,并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6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必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颁布的《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相应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7核电厂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实行专业技术审核,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制度。
1.8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行使对核电厂的环境保护工作检查、监督权,遇有违反本标准,并使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受到危害的事件时,有权予以制止,并视情节轻重依法予以惩处。
2选址要求
2.1在评价厂址是否适宜建设核电厂时,必须综合考虑厂址区域的地质、地震、水文、气象、交通运输、工业企业、土地利用、厂址周围人口密度和分布,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合理性等因素;必须考虑厂址所在区域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外部事件对核电厂自身安全的影响;必须考虑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特别是事故工况下的流出物)对环境、生态和公众的影响;必须考虑新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贮存和转运问题。(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2.2核电厂应尽量建在人口密度较低、地区平均人口密度较小的地点。
核电厂距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和距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市区发展边界,应分别保持适当的直线距离。
2.3核电厂周围应设置非居住区,非居住区的半径(以反应堆为中心)不得小于0.5km。
核电厂非居住区周围应设置限制区,限制区的半径(以反应堆为中心)一般不得小于5km。
2.4如果核电厂厂址不能满足2.2与城镇距离的要求,则应提出附加工程安全设施和厂址安全性评价的资料,并加以详细说明和论证。
2.5在发生最大可信事故条件下,非居住区边界上的任何个人(成人),在事故发生后8h内所接受的有效剂量当量应不大于0.25Sv(25rem),甲状腺剂量当量应不大于2.5Sv(250rem)。
在事故的整个持续期间内(事故持续时间可取30d),在半径80km范围内公众群体接受的集体有效剂量当量必须小于2×104人•Sv(2×106人•rem),集体甲状腺剂量当量必须小于2×104人•Sv(2×106人•rem)。
3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剂量限值和排放量控制值
3.1每座核电厂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对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每年应小于0.25mSv(25mrem)。
3.2每座压水堆型核电厂气载和液体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除满足3.1的规定外,一般还应低于下列控制值。

注:其他堆型根据具体情况另外确定。
4事故应急防护水平
4.1按可能导致对环境危害程度的大小,对核电厂的事故分为预期运行事件、大事故、重大事故和最大可信事故。
4.2预期运行事件用于核电厂正常运行工况下的环境评价。对公众的剂量控制限值按本标准3.1执行。
4.3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用于核电厂事故工况下的环境评论。
在每发生一次大事故时,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可能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应控制在5mSv(0.5rem)以下,甲状腺剂量当量应控制在50mSv(5rem)以下。
在每发生一次重大事故时,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可能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应控制在0.1Sv(10rem)以下,甲状腺剂量当量控制在1Sv(100rem)以下。
4.4最大可信事故仅用于厂址选择时的环境评价。核电厂非居住区边界上公众的剂量当量和公众的集体剂量当量按本标准2.5执行。
4.5在核电厂试运行前,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必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事故应急计划,上报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无事故应急计划,不予审批。
4.6应急事故干预水平规定如下:
4.6.1公从中个人(成人)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预计大于50mSv(5rem),甲状腺剂量当量预计大于0.5Sv(50rem)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关闭门窗、室内隐蔽、服碘等)。
4.6.2公从中个人(成人)受到的有效剂量当量预计大于0.1mSv(10rem),甲状腺剂量当量预计大于1Sv(100rem)时,可以考虑采取果断的措施(例如组织撤离等)。
4.7核电厂运行期间,一旦发生任何可能危害环境的事故,营运单位必须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及时处理,设法控制放射性物质向环境中释放,并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及有关政府部门。
5流出物的排放管理
5.1核电厂的营运单位,应针对该核电厂厂址的特定环境特征(例如气象、水文等)及“三废”处理工艺技术水平,遵循“可合理达到尽量低”的原则,提出确保满足3.1并低于3.2中规定的年排放量控制值设计排放量,报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审批,获准后,即为该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的管理目标值。
责任编辑:tingting
- 黄明在应急管理部党委会部务会上强调:增强风险意
-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豫晋陕甘4省下拨30.69亿元中
- 马来西亚空军一教练机坠毁 致1死1伤
- 江苏淮安方特主题乐园吊车吊篮坠落 两工人死亡
- 贵州、河北两起重大交通事故致26死,国务院安委会
- 各地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频发 密集出台措施治理
- 甘肃酒泉京新高速马鬃山段发生一起油罐车追尾起火
- 巴西巴拉那州一车库起火 至少35辆公交车被烧毁
- 关于开展201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 关于开展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 2013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人员名单(第三批)公告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告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召开2013年“4·28世界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与瓦斯
-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2012年国庆节期间及节
- 成品油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热门排行
- 国内
- 国际
- 本类
- 01呼和浩特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3死
- 02上海杨浦一居民楼发生爆燃事故,共造
- 03山西汾西矿业孝义水峪煤矿发生安全事
- 04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发生机动车坠河事
- 05海南文昌一工地突发塌方事故 致1死1伤
- 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报实验室爆燃事故
- 07江西发生一起坍塌事故 1死3伤
- 08山东淄博高青一化工厂爆炸致1伤
- 09应急管理部发布2021年10月全国自然灾
- 10国家矿山安监局:国庆前后发生10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