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水资源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防止水害,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 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有效保护、讲求效益,
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工业发展规划和计划时,应当以水资源评价为重要依据,并征求同级水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五条 本市水资源管理遵循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市、县(区)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保护和监督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水资源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
(二)组织水资源的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
(三)负责取水许可制度的统一实施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工作;
(四)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调配,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工作;
(五)负责协调水事纠纷,建立健全水政监察制度;
(六)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规划、市政市容、环境保护、林业绿化、物价、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水主管部门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有权检举、控告破坏和污染水资源的行为。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从事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投资者,享受本市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或者水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九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和工业用水,维持生态环境用水。
第十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按流域或者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市、县(区)水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权限编制综合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备案。规划的修订,必须经原批准机关核准。
第十一条 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制定中长期实施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规划和安排,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区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十三条 凡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立项之前将建设项目施工方案报送水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依据地下水位、水量、水质等变化,实行限采制度和禁采制度。城镇用水应当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
水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地下水限采区的年度开采计划,合理调度地表水、地下水,实现采补平衡。从严控制取水总量,不得擅自扩大地下水的开采。
已经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城市供水管网覆盖之日起两年内停止开采。因情况特殊,经征求供水主管部门意见后,水主管部门许可,在限定的时间内开采。
第三章 水资源保护
第十五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植被、涵养水源,防治水质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止水流堵塞和水源枯竭,改善生态环境。
第十六条 地下水超采区应当利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表水进行回灌补源。
使用水源热泵技术取用地下水,应当使用浅层地下水并同层回灌。
凿井取水应当采取适当的分层止水措施,防止污染水资源。
第十七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严禁破坏和污染水资源。
在生活饮用水和畜禽饮用水保护区范围,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水质。
第十八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严格控制向江河、湖泊、水库、供水渠道排污。确需在其范围内排污的,应当经排污口所在地的水主管部门同意,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有管辖权的水主管部门同意,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
禁止在河道、湖泊等水域滩地内或者水库、供水渠道管理范围内堆放或者弃置工业、医疗有毒有害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
第十九条 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统一规划,接受水主管部门监督管理。
地下水超采区应当严格控制开采,并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地面沉降。
禁止在城市建筑群、老城区及其重点文物保护区域内开采地下水。
开采地下水的单位应当建立技术档案并按时向有关监测部门上报。
第二十条 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它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桥梁、码头和临河建筑物等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主管部门批准。
经水主管部门批准在河流、湖泊、水库管理范围内取土、挖砂等从事生产性活动的,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
第二十一条 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枯竭或者地面塌陷,对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的,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并赔偿损失。
责任编辑:wangbo
上一篇:拉萨市停车场规定
下一篇:西藏自治区涉案财物价格鉴证条例
- 冬季风暴袭美国东部带来强降雪 逾千万人受影响
- 德国突发枪击案 现场死伤多人
-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发生3.1级地震
- 这场战“疫”,习近平特别关心这个中坚力量
- 一货船在浙江舟山海域沉没 3死3失联
- 国家能源局:全国煤矿产能复产率超过70%
- 广西柳州市农用车事故致2死3伤
- 安徽六安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4死
- 关于开展201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 关于开展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 2013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人员名单(第三批)公告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告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召开2013年“4·28世界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与瓦斯
-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2012年国庆节期间及节
- 成品油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热门排行
- 国内
- 国际
- 本类
- 01浙江龙港发生一起民房意外坍塌事故 2
- 02辽宁葫芦岛一企业发生爆炸事故 已致2
- 03各地多措并举 筑牢抗疫防线
- 04武汉建设三处方舱医院 国家紧急医学救
- 05专家: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冠状病毒
- 06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以战时状态全力抓
- 07交通运输部:正月十五发送旅客1124.2
- 08全国多人因疫情期间隐瞒行踪涉嫌违法
- 09春节期间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 10北京市交通委:进京旅客“远端测温到